氣象等多部門實現利用導航衛星反射信號
發布日期:2014-02-20 閱讀數()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妍報道近日,隨著冰凍期的結束,自今年1月中旬開始,由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牽頭,天津市氣象科學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天津濱海新區漢沽氣象局聯合參加的海冰觀測科研項目的實地觀測工作基本結束。該項目是國家遙感中心和歐洲太空局國際關系部聯合組織開展的導航衛星反射信號研究計劃的觀測領域應用研究的內容之一。
項目開展期間,一方面,項目組積極利用北斗衛星和美國GPS導航衛星反射信號,對指定地點的海冰情況開展實地觀測,并每天選取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時,兩次采集觀測數據;另一方面,為加強對利用反射信號開展觀測的檢驗,項目組還派專人到現場開展人工觀測,實現了對利用導航反射信號觀測到數據的誤差校對,為該科研項目提供了一手觀測資料。
通過參與該項目,天津市氣象部門成為全國氣象部門首家利用導航衛星反射信號開展海冰監測的單位,不僅能觀測到海冰面積,還可對海冰的成長和消退的動態趨勢進行動態加密監測,監測數據的最小間隔達到每分鐘一次。此外,該監測手段將來還能實現對海冰厚度進行實時監測,為進一步增強海冰監測能力邁出重要一步。作為北方海洋氣象中心,天津市氣象局將以此為契機,開展對海冰的常態化觀測,并在濱海新區漢沽組建海洋綜合觀測站,增加對海霧、海風、海浪等多要素的海洋氣象觀測手段,收集和整理觀測資料,為增強針對海上運輸、漁業生產、海水養殖等海洋氣象服務能力奠定扎實基礎。